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辽沈晚报:传承红色基因 他们始终在路上
时间:2020-07-28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96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刘志国家里突然热闹起来,由5位退伍军人组成的慰问组不仅给他送去了慰问金,还带来了上门诊疗服务,以及融化人心的温情。

今年,沈阳军旅传统研究会成立了医疗等小组,在慰问看望抗美援朝老兵的同时,还将为他们提供诊疗和其它相关服务。

帮扶困难老兵之外,沈阳军旅传统研究会还曾组织退役军人前往战斗英雄于庆阳的家乡,为他的母亲庆祝百岁寿诞。400名退役军人齐敬军礼,“祝妈妈健康长寿”的齐声祝福响彻全场……

成立小组 对口帮扶困难老兵

抗美援朝老兵刘志国今年96岁,家住朝阳市喀左。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沈阳军旅传统研究会一行5人到他家慰问时,原本卧床的他硬是让家人将其扶起来。面对同是退役军人的慰问组成员,老兵眼含热泪,拉起慰问人员的手说,“娘家来人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另一位老兵夏富银也是受慰问的对象之一,当慰问组要离开时,夏富银和家人倚在门口眼含热泪依依不舍,目送他们远去。

军旅传统研究会是全国首家正式注册的军字号民办社团组织,以退役军人为主体、吸纳了各界精英及爱心团队。

目前会员已达3000余人,注册会员200多人,下设军旅宣传部、军旅创作室、军旅影像室、对外交流中心、军情智库、军研会网站、军旅之声艺术团、军旅公益基金会筹备办、军旅爱心公益团队、军人创业联合会等19个直属单位和分支机构。

几年来,军研会坚守军旅主线,致力于帮扶困难老兵。先后十余次赴辽宁、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地走访调研,向困难老兵特别是参战老兵捐款捐物。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兵,他们还对有困难的老兵实行对口帮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家住铁岭县新台子镇的老兵任长文和老伴双双患重病,均无劳动能力,军研会先后六次前去慰问和资助。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年初,军研会成立了医疗等小组,在慰问看望抗美援朝老兵的同时,还将提供诊疗等服务。

此外,还将召开抗美援朝老战士座谈会、组织专场文艺演出,并在军研会网站上开辟爱国主义教育专栏,重温历史、缅怀英烈。

资助8名学生

直至高中毕业

除了困难老兵之外,困难儿童也是军研会的帮扶对象。

2018年初开始,军研会走进大山,看望和慰问困难儿童。曾在营口市鲅鱼圈区召开“爱心之花”为主题的帮扶困境儿童大型公益现场会,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现场签约的方式,资助8名孩子完成小学到高中的学业。

每年,军研会都要利用节假日等不同节点,组织退役军人、学生举办“祭英烈、铸军魂”活动,举办座谈会、文艺演出等活动,重温历史、颂扬英烈。

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对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军旅传统,军研会也进行了深入探讨。2018年下半年开始,军研会细化出30多个研讨题目,撰写出40余篇理论文章。并经归纳梳理,推出《新时代中国十大军旅传统初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军旅传统的理论体系及其内在联系,受到军内外理论界的肯定与认可。

不仅如此,军研会还组织人员采访406名退役老兵,历时一年,撰写出版约45万字的《军旅之光》。通过将军忆军旅、老兵写老兵的故事,催人奋进,彰显军人品质和价值导向。

感念英雄

庆英雄母亲百岁寿诞

“妈妈,生日快乐”“祝妈妈健康长寿”这一声声“妈妈”,是400位退役军人起身站立、异口同声喊出来的,是对战斗英雄于庆阳百岁母亲的最铿锵有力、感人肺腑的祝福。

2017年9月28日是战斗英雄于庆阳母亲百岁寿诞。军研会以此为契机,组织于庆阳生前战友和沈阳、山东、黑龙江等地的部队领导,以及退役军人和爱心团队400余人,前往辽南小镇安波庆阳村,为英雄母亲祝寿。

这天,僻静的庆阳村显得格外喜庆。“迎国庆,慰英烈,践行家国情怀”“欢迎各地嘉宾来到英雄家乡”六幅大型拱门矗立村口,大大的“寿”字敬立院中。

仪式开始后,于庆阳的母亲端坐中间,400名退役军人齐刷刷起身站立,行军礼,送祝福。一声声深情的祝福响彻全场,这次别开生面的祝寿活动,不仅感念了英雄,也再次让感人的英雄事迹回归普通民众的视野。

打造新时代

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今年,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军研会成员累计捐款12.05万元,第一时间寄给了武汉一线军地白衣战士。抗疫期间,军旅之声艺术团多形式、多角度宣传抗疫的动人事迹,到目前为止,已连续发表抗疫专辑60余期。

“在未来几年,我们要努力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新时代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军旅传统研究会会长高学权这样展望军研会未来的规划路线图。

高学权称,新时代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将由四大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现代武器和重火器场馆,将组织学生军训及军营生活体验,学习军事知识,感受军营生活,强化国防意识;第二个是退役军人线上培训板块,将开发网上平台,走出一条线上培训新模式;第三个是借助民间资源,实现医养结合,免除军人后顾之忧;在第四个板块,打造智能化、环保化的军人公墓,寓爱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军人墓园于一体的红色记忆园地。

  新闻链接:http://epaper.lnd.com.cn/lswbepaper/pc/layout/202007/28/node_A06.html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小北关街160号 电话:024-88500701
备案号:辽ICP备150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