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心简介
本中心依托于沈阳大学。
本中心以辽沈地域文化为重点和主要研究方向,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清前史研究、抗战史与抗战文化研究、满族文化研究、南满铁路与满铁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沈阳工业遗产与工业文化研究、沈阳传统手工技艺产业化发展研究、沈阳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等。
本中心负责人杨小梅,现任沈阳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沈阳市清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辽宁省高等学校历史学科教指委委员、辽宁省历史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先后获得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市优秀教师、沈阳市名教师等荣誉称号。
本中心所依托的沈阳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市属地方大学,研究辽沈地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近年来,本科研团队服务省、市各级政府有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重大决策,聚集了省、市辽沈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聚焦沈阳市政府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在辽沈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研究方向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而且产生了数量较多、层次较高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助推了沈阳的文化建设工作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科研队伍包括沈阳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和历史系共计27名教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讲师6人;博士占比56%;40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比40%。这是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都相对合理的科研队伍,构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科研团队中还包括沈阳市文旅局旅游市场开发处郑庆伟处长及文保志愿者陈赫等
本研究中心在未来将继续以辽沈地域文化研究为立足点,以服务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为重要任务,瞄准沈阳亟待解决的重要的文化发展问题,将在打造校内外联合研究队伍、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资政建言质量和服务决策水平,更好地助力沈阳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振兴。
二、研究成果
1. 2017年,清文化研究所向市社科联提交“关于对沈阳市增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对策建议”,提出“希望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大营营房遗址、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进行充分论证,开展资料整理和文物修缮工作等,争取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2019年10月,此两处文物成功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