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沈阳市“文化+”新动能研究中心
时间:2020-09-01

一、中心简介

(一)依托单位

沈阳市“文化+”新动能研究中心由沈阳市社科联和辽宁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依托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开展工作。

(二)研究方向

中心深入了解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文化+”发展思路和规划,紧跟沈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发展的决策要求,结合我市文化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紧迫形式,以尽快破解“文化+”发展难题和共性问题为导向,以呈现“文化+”繁荣新面貌 、开创“文化+”发展新局面为目标,积极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有实效性的决策咨询服务。

(三)负责人简介

王焯,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企业人类学、文化遗产方向研究。学术兼职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会企业人类学专委会秘书长、辽宁省社会学会副秘书长、辽宁省企业文化学会副会长。担任辽宁“省长质量奖”评审专家、辽宁省商务厅老字号评审专家、辽宁省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近年来,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青海民族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累计发表核心和重点期刊论文4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市级各项课题30余项,获得奖项30余个。撰写的关于辽宁品牌、工匠精神、文化遗产保护、老字号方面的调研报告获正省级批示11项。《辽宁手艺》纪录片总顾问,《传承》、《辽宁老字号》《味道辽宁》纪录片顾问。

(四)学科优势与特色

中心依托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展开工作。社会学所现为辽宁省重点学科(社会学)的承担单位,长期以来结合省情、国情开展民生、文化等领域研究,发挥着地方政府思想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辽宁省社会学会的管理机构。2010年至今,所科研人员分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主持完成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0余项;竞标或委托完成世界银行贷款项目20余项;承担完成省市有关部门、单位、企业等各类课题百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5部;科研成果获辽宁省政府奖等各级各类奖项50余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其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50篇;调研报告多次获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数十项调研成果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

(五)科研队伍现状

中心高度重视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专职研究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全面负责中心日常研究工作。专职研究队伍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研究员6人,中级职称研究员2人,具有博士学位研究员3人,已高质量完成各级研究课题多项,具有较雄厚的研究实力。

(六)建设目标规划

中心将深入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化思想,紧紧围绕沈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需求,做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积极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相关战略性对策建议。工作重点,一是聚焦清文化、民国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整合各类文旅资源,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文化与商业、旅游、科技、金融、装备制造、互联网等融合发展,鼓励和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二是通过持续而深入的应用研究,形成一大批具有政策支撑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培育一大批“文化+”领域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

二、研究成果

1.2020年,研究报告《集聚“工业+文化”新动能  推动沈阳工业旅游创新发展》,获得沈阳市委宣传部部长于振明同志等批示。

2.2020年,《疫情对我省稳就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获得辽宁省政府副省长张立林同志批示。

3.2018年,研究报告《加强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 传承工业精神》,获得时任辽宁省政府省长唐一军同志、辽宁省政府副省长崔枫林同志批示。

4.2018年,研究报告《辽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获得时任辽宁省政府省长唐一军同志批示。

5.2018年,研究报告《关于落实省领导在人大代表提出的<实施文化遗产牵动战略助力辽宁振兴>建议上批示要求的报告》获得时任辽宁省政府省长唐一军同志批示。

6.2018年,研究报告《关于加强辽宁文物古迹保护,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报告》获得副省级批示(许波)。

7.2017年,研究报告《我省实施品牌战略需打造辽宁“工匠精神”》获得时任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范卫平批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小北关街160号 电话:024-88500701
备案号:辽ICP备1507401